作者:梁星 1 魏冕兮 2
院校:1. 桂林旅游学院(广西 桂林 541002)2. 中南民族大学(湖北 武汉 430073)
生产性保护;传统美术类非遗;文化符号;提取;转译
[1] 于凯 . 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民间美术融入旅游文创设计研究 [J]. 文艺争鸣,2024(4):205-208.
[2] 刘琛 . 民间美术元素在美术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[J]. 中国出版,2023(22):52-55.
[3] 王婼瑶 . 传统民间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——以“第 30 届广州园林博览会”为例 [J]. 林产工业,2023,60(11):97-98.
[4] 张睿 . 新媒体视域下非遗文化传播的网络共创——以淮滨泥塑为例 [J]. 新闻爱好者,2023(12):82-84.
[5] 陈松 . 西南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[J]. 中国教育学刊,2022(3):168.
[6]“三性”指非遗的真实性、整体性和传承性,参见原国家文化部:《关于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》(文非遗发〔2012〕4 号文件).
[7] 赵农:《非遗与生产性保护》,《文艺研究》2009 年第 5 期 .
[8] 马瑞 . 河南古建彩画艺术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转译应用 [J]. 包装工程,2024(4):345-354.
[9] 赵卫东,胡伟专,张玉典,等 . 当代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在文创产品中的多维转译探析 [J]. 包装工程,2024(4):362-370,457.
[10] 宋俊华:《文化生产与非遗生产性保护》,《文化遗产》2012 年第 1 期 .
[11] 涂铭、李京华:《中国文艺类非遗保护维权第一案已宣判》,搜狐网,[EB/OL][2011-05-25]http://roll.sohu. com/20110525/n308510327.shtml.
[12] 肖光明、李晓伟:《杨风申案二审宣判追踪:非遗要坚持传承发展下去》,中国新闻网,[EB/OL][2017-12-29]http://news. 163. com / 17 / 1229 / 21 / D6RQB 3I300018AOQ.html.
[13] 吴春胜 .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困境与对策——以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[J]. 广西民族研究 , 2013(04): 167 - 173.
Copyright © 2021-2022 未来科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.
+65 6396 6190
微信二维码